2007年12月18日

從Web 2.0到Enterprise 2.0 2007-10-IT mag

從Web 2.0到Enterprise 2.0
副標:維基經濟學的時代來了
文:何珮琪

前言:Web 2.0我們了解,但近年開始發燒的Enterprise 2.0,是否只是Web2.0在商業上的應用?是否只是開發一些部落格、wiki,用用IM,作一些Podcast,就象徵企業達到親近web 2.0的目的了?事實上企業如果還以為這是「貼近消費者」,就錯了。事實是,不能參透、善用群眾生產力優勢的企業,勢必將在新的維基經濟學競爭型態中被淘汰出局。


內文:
從2005年Web 2.0的風行,讓Web模式的簡單應用大受歡迎,如YouTube、Flickr、blog、Wikipedia等等。Web 2.0的特色在於大量且即時的用戶經驗回饋(如wiki、Amazon),是永遠的beta版,永遠在修正中,並且軟體可以跨單位整合。
哈佛商學院教授Andrew McAfee就有這樣的親身經驗,他率先於2006年在Sloan Management Review季刊提出「Enterprise 2.0」的說法,討論Web 2.0延伸到企業應用的影響。有人將這篇文章放上Wikipedia,之後竟然被網友批評了無新意和實用性,要求刪除。受此震撼教育,Wikipedia還被放入哈佛商業評論(HBS)作為一個個案研究。
事實上,這類在網路上透明公開、供集體編輯修正的百科全書不見得是錯的。2005年科學雜誌(Nature)曾將Wikipedia 上的錯誤與大英百科全書相比,發現42篇科學論文中,大英出現123個錯誤,而Wiki則只出現162個錯誤,相差無幾,可知三個臭皮匠確實勝過一個諸葛亮,集體編輯這個模式的威力不可小看。
重點是,McAfee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Enterprise 2.0的概念,他指出這類新科技有一些特性:SLATE(search搜尋, links連結, authoring創作, tags標嵌, extensions延伸, signals訊號技術),Search:任何資訊必須是可以被搜尋到的,Links:資訊同時連接到參考文獻、部落格和維基(wiki),形成交互依賴的社區,Authoring:它提供了簡單的編輯工具,讓每個user都可以貢獻和編輯內容,Tags:這些內容讓user自由以tag的方式註記keyword,讓它以對user有意義的方式被歸類、搜尋,Extension:它會提供推薦系統,如Amazon上面,「購買xx書的人也同時購買了xx書」的方式提議相關的資訊,Signals:它以RSS等內容更新推文技術,來主動提醒user感興趣的內容。
而它也建立了新的應用方式,經理人需要開始去重新檢視和學習。因為過去數年來,在各行各業,人與人互動溝通的成分漸增,也就是「服務」的比重增加,但是在商業應用上,無論是企業軟體的ERP、CRM、商用軟體的BPM等,與客戶相關的資料分析,卻反向操作,朝向交易流程自動化的方式進行,因此有Enterprise 2.0的聲浪出現。Sand Hill集團創辦人就公開表示, ”Enterprise 2.0 is more than just Web 2.0 for business”。它的應用可以無限寬廣,基本上,Enterprise 2.0 應該涵蓋 SOA(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)、SaaS (Software as a Service)等概念,而不只侷限於Web 2.0。


市場觀察家對Enterprise 2.0的分析
的分析而今,當「Web 2.0」這稱號已經被大量使用到氾濫、無趣,幾乎各種產品或服務都可以冠上一個xx 2.0的時候,新出現的「Enterprise 2.0」成為注意力的焦點,它是否就是「Web 2.0的企業版」?對於保守的企業界而言,他們現在才剛準備要適應Web 2.0的風潮、平台、服務和帶來的應用革命。他們很擔心「新玩意」會讓他們招架不住,但是可以鬆一口氣的是,Enterprise 2.0可以說是Web 2.0的深化,許多市場觀察家和企管顧問公司開始探討Enterprise 2.0的趨勢和影響。
如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「集體智慧」(collective intelligence)會是主要的轉變,在未來五到十年都會對企業策略產生重大的影響,而麥肯錫(McKinsey Company)則對超過三千名企業主管、CIO、CTO等作了一個他們對網路現象的看法之調查,發現已經有48%的企業主管都已經主動注意到這個集體智慧的現象,因此他們也積極開始研究各種Web 2.0的媒介,如RSS、Podcast,甚至Wiki和部落格。而他們發現,在現有的調查中,其中只有Web Services是群體智慧著力較多之處。市調機構Forrester更指出,各大企業認為IM(即時通訊如MSN Messenger)是Web 2.0最有價值的工具,但是企業員工最想要的工具是Wiki、blog和RSS。而實際上,企業也發現,公司「內部的顧客經驗」(員工本身也是顧客),將會是對外部顧客最好的支援和創意來源。
總之,企業將發現,因為Web 2.0的crowd sourcing(把工作外包給大眾)的特性,創造了一些嶄新的商業模式如長尾效應、顧客社群關係、顧客自我服務、開放原始碼軟體(參見圖1)等,都讓企業的競爭更扁平化了。網路社群產出的結果會形成相當大的力量,這樣的變化,對中小企業而言是個好消息。


EC上的新模式
Web 2.0和1.0的不同其實就是Enterprise 2.0和1.0的不同。我們以ZDNET網站提出的Enterprise比較表來檢視就非常清楚(表一)。例如,1.0時是階層式的,2.0則是扁平化的組織,1.0時代是IT導向的,2.0則是使用者導向,1.0是中央控制的,2.0則是分散的。1.0時代資訊是需要被知道,是分類性的,2.0時代資訊則更加透明,並且是俗民分類,用使用者自己喜歡的方式,以tags來註記編輯,讓對的資訊在資訊海中很容易被搜尋到。1.0時代資訊系統是封閉的,強調優先性,2.0時代則越發走向開放,如同Wikipedia。資訊是由下而上(bottom up)地產生,改變了市場生態。
在企業上的影響是,EC(電子商務)上的許多應用都結合了這樣的概念:如Wiki、部落格、Podcasting、拍賣、網購、搜尋引擎、social network。
所有能夠提供這些條件的EC或平台網站都獲得相當巨大的成功,因為這些特性讓網民╱博客養成2.0的網路生態和需求,也產生了網路應用的骨牌效應。2.0時代,消費者要求互動、主動的溝通型態,而不是被動的由企業來接觸,企業或媒體紛紛設置部落格讓使用者主動給意見,發現使用者對於「給意見」,甚至可以主宰公司的行銷決策,可以決定「超級x光大道」的評審方式,可以改變可樂的口味,甚至,企業可以將設計概念、命名、產品特性在網路上公開徵求,或者,open source 的程式就是典型最早期的Web 2.0概念產品,這就是所謂的peer production的力量,而擺脫了傳統的中央生產的模式(參見圖2)。美國清潔用品公司龍頭的P&G(寶鹼)公司甚至已經有五成的新研發產品都是在外界開發的,其中大部分是來自網路。套句名言,百年前,瓦特發明蒸汽機後,工商業的進步操縱在資本家的手裡,而今,生產的力量,似乎已經部份回歸給了群眾。

維基經濟學的時代來了
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Yochai Benkler(專供數位環境下的資訊法和資訊政策、通訊法和智慧財產)近期的一本擲地有聲的名著《Wealth of Networks: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》中,一段關於加拿大黃金公司Goldcorp(也是全球最大的金礦公司)的案例描述,或許可以說明這個道理(摘譯如下):

當Rob McEwan成為Goldcorp的CEO時,他和公司的地質學家們都知道公司的資產中未開發資源是「三十倍於Goldcorp現已開採的量」。但是公司55,000英畝的地,沒有人知道公司要去哪找埋藏的寶藏。為了避免徒勞無功亂槍打鳥,McEwan將Goldcorp遠溯到1948年的地質資訊公開在網路上,並懸賞了575,000美金(接近1900萬台幣)給所有能提供最佳方法來挖金的人。
競賽的參加者找出了55個探鑽標的,是Goldcorp之前沒有發現的。八成的結果都是成功的。「事實上,自從挑戰開始之後,已經挖掘出令人驚訝的八百萬盎司黃金,」四年之內Goldcorp的生產成本降了600%。
Tapscott和Williams說,Goldcorp佔了新經濟典範的優勢,他們稱為wikinomics(維基經濟學),這是一個結合經濟學(economics)和維基百科(Wikipedia)的字。……這個財富創造的模式是奠基於集體合作和分享,也就是作者所稱的peering。……
又如InnoCentive這個網站,它提供獎金給解決科學問題、放上線的作者,每個解決方案,這個freelance的科學家(最多)可以賺到十萬美金。

成立於美國波士頓的InnoCentive(www.innocentive.com)也是一個網路界著名的案例,這個公司不但在網上提供問題公開懸賞尋求解答,也讓科學家、發明家在網上公開展示最新的R&D方案,來尋找慧眼獨具的買主。其名稱就是Innovation(創新)和Incentive(激勵)兩個字的結合。
創立這個網站的就是六位科學家,2000年的時候,因為看到美國電台和電視節目「現場」節目,聽眾在節目中提出生活難題,現場徵求解答或解決方案,大受歡迎,於是產生「提供獎金徵求科學解答的點子」,扮演全球有科學研發需求的企業和科學家之間的橋樑,由提問者付賞金。
全球企業都匿名為「Seekers」(尋求者)在保密的網路平台上張貼他們的「挑戰」,詳細列出需求和期限、獎金,結果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獲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,成立才短短幾年間就已經累積了數千條提問。目前,全球已經有來自175個國家,12萬5000名的科研菁英註冊為「Solvers」(解決者),獎金從五千到十萬美金不等。
這些案例都只是給我們一些啟發,就像Goldcorp公司未開發資源至少有已開發的三十倍,我們可以這麼說,網路力量和資源的利用是如此的寬廣,其中已開發、想像到的商業模式和利益,或許也只是未開發的三十分之一。維基經濟學的時代,真的來臨了。
(˙本文刊於Intelligent Times《資訊與電腦》雜誌2007年十月號)

沒有留言: